2019年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分析

2019-07-15 17:53:31

近日,易觀發布了《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分析2019》,該報告結合市場發展、政策變化、科技進步等因素,從第三方支付行業規模和增長原因、發展現狀、行業典型企業、未來發展趨勢這四個方面著手,深入分析了第三方支付行業及螞蟻金服、拉卡拉、隨行付、快錢等典型企業。報告顯示,在收單機構中,隨行付渠道下沉能力排名第一,線下小微商戶數量排名第一,聚合支付服務能力排名第二。

數據顯示,隨行付“繁星計劃”,加速渠道下沉,三四線城鎮成為步兵重地。早在創立之初,隨行付就將目光瞄準了被市場忽略的實體小微商戶,并通過線下從業人員快速發力下沉市場,搶先扎營三四線城市及偏遠城鎮。目前已在全國設立28家分公司,業務覆蓋全國超200個城市,2000 個地級市服務商。

移動支付各季度交易規模呈增長趨勢,2019年Q1移動支付行業交易規模為476986.3億人民幣,環比增速減緩為0.96%。整體來看季度增速趨緩,移動支付無序競爭時代終結,開啟了下半場精細化競爭。

“線下消費+線上支付”的 O2O 模式在使用習慣上也日益被廣大用戶接受。各大支付機構也紛紛發力于B端商家增值服務領域,加快渠道下沉腳步,推動餐飲行業、零售行業供應鏈數字化發展。

報告指出國內領先第三方支付企業隨行付,除了收單,也在行業解決方案、跨境等領域綜合布局,更強調對行業“賦能”,如新零售、保險、智慧物業、教育等。隨行付的支付服務依托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前沿科技應用,為小微商戶提供從收單到增值服務再到支付解決方案的一站式金融服務。

線上線下融合,拉動線下商戶經營場景價值挖掘,整個產業鏈規模逐步增大,增值服務不斷增多。第三方支付的主要構成環節——賬戶側(發卡行、支付寶等)、收單側(拉卡拉、隨行付等)、轉接側(銀聯、網聯)在移動支付的大潮下協同升級發展,共同促進移動支付規模快速增長。

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已進入轉型發展的深水區。日益嚴格的政策監管和技術的不斷創新促使第三方支付日趨完善。隨著刷臉支付技術的出現,支付對硬件、通信和識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方支付機構加強上下游企業合作,在支付產業鏈上延伸拓展服務。聚合支付機構在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滲透之下,以合作謀發展,尋求牌照、拓展規模。終端、軟件服務商加強與第三方支付機構聯系,戰略升級、延伸服務。

在“一帶一路”政策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融入國際市場。支付國際化已成為一種新常態,跨境支付已成為一種新的剛性需求。未來,中國支付企業的全球市場份額將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