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ChinaJoy同期產業權威峰會中國國際數字娛樂產業大會(CDEC2019)在上海隆重開幕。掌趣科技首席運營官黃萍受邀出席并發表題為《文化是游戲的底色》主題演講,就產業結構升級大潮下游戲如何拓展文化價值維度,加速游戲文化融合發展進行分享,得到了與會者的廣泛認同。
黃萍認為,游戲制作過程本身就是對繪畫、音樂、建筑、攝影等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和重構,文化屬性豐富。因此,關注游戲商業價值之外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不僅代表了整個游戲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使命與擔當,同時也是整個行業進一步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和趨勢所在。
在發言中,黃萍以公司近年來推出的《奇跡MU:覺醒》、《一拳超人:最強之男》、《大掌門》系列等多款成功IP作品為例,分別從技術基礎、游戲性結合、文化視角表達等多個層面深入剖析精品游戲多元文化價值的挖掘與創造,強調游戲與文化的融合發展不是“拿來主義”,需要真正扎根從技術、研發、美術、運營等全產業鏈的系統化融合,這對游戲企業積極承擔社會文化責任,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以下是演講全文——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國際數字娛樂產業大會。今年是游戲產業發展30年,特別是網絡游戲發展20年的時點,產業的變革與融合愈加深刻。從剛才幾位老板的發言中能夠明顯感覺到大家開始關注游戲商業價值以外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代表了整個游戲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使命與擔當,也是行業進一步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和趨勢所在。
游戲,新型文化載體
游戲的初衷是創造快樂,制作過程本身就是對繪畫、音樂、建筑、攝影等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和重構,文化屬性豐富。不僅在內容上,游戲可以將文化元素融入世界觀設定、畫面劇本和背景音樂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玩家;在表達方式上,游戲也有區別傳統介質的傳遞優勢。比如說它的敘述方式是碎片化的,可以衍生出千人千面的理解力和傳播力;游戲能夠提供沉浸式交互和即時反饋,這些都是符合當今互聯網時代的講述方式,可以幫助文化傳播更加精準和高效。
作為新型文化載體,游戲也確實正在文化傳播、交流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像我們取材自中國傳統武俠文化的《大掌門》系列作品,就幫助了很多對武俠文化有向往、有興趣的玩家,包括海外玩家找到圈子,通過在游戲中行俠仗義去理解這種根植于中華民族的浪漫冒險精神,某種程度上也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鮮血液;還有像我們近期推出的《一拳超人:最強之男》這款產品,就讓很多從來沒有接觸過《一拳超人》原作的玩家,產生對漫畫和動畫的興趣,進而去更好地理解關于英雄、夢想和成長的意義。
文化讓游戲更富生命力
游戲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則是游戲的底色。當前市場上大部分頭部產品的生命周期都很長,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們已經形成足夠豐富的文化底蘊。通過對文化元素的合理運用和補充,游戲能夠長期、持續地激發用戶的情感認同和活躍,對后續題材的系列化延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像掌趣科技一直以來都比較注重游戲文化、IP的系列化開發,除了剛才提到的《大掌門》系列,我們自主研發的“奇跡”IP系列產品也是文化增強游戲生命力的典型案例。從《全民奇跡》到《奇跡MU:覺醒》,我們的“奇跡”IP系列作品在移動端有超過5年發展歷程,累計流水超過百億元,建立了全球化的品牌影響力。玩家在版本更迭中不僅能感受到畫面、系統的進化,其實也是伴隨著奇跡IP文化內涵的豐富和成長。這種持續交付精品游戲的系列化開發、運營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游戲文化的連續性融合,也是企業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加速游戲文化融合發展
游戲與文化的融合發展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互相滲透、互相成就的過程,需要真正扎根從技術、研發、美術、運營等全產業鏈的系統化融合,這對游戲產品工藝和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是技術層面,比方說以現有技術表現形式就很難表達科幻題材下關于維度的概念,這其實就制約了科幻游戲題材的一種可能性。同時,游戲又是一個重體驗的媒介,只有在品質、創意及研發技術等方面做到領先,才有可能吸引用戶更進一步沉浸其中,去了解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像掌趣科技近幾年就基于Unity3D、H5和虛幻引擎框架做了很多技術上的創新和突破,既保證了我們產品的高質量和高表現力,也為了打通游戲與文化的深度融合。
技術基礎之上,我們注重文化內涵與游戲性的自然結合,在世界觀、美術風格、玩法設計、劇情、音樂等內容細節方面融入文化元素。比如《大掌門》系列就在游戲中融入門派、兵器、武學招式等經典武俠符號,并通過武俠主題曲、武俠大電影等形式全方位營造了一個能夠高度代入的江湖氛圍,幫助用戶體會武俠文化的精髓。
在講好中國故事同時,我們也致力于通過游戲為全球優秀文化內容(IP)找到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中國視角表達。通過游戲的二次創作,將海外優秀的故事內容以東方文化視角去解構和演繹,并用中國化表達方式輸出海外,被全世界玩家所接受,能夠有效促進文化間交流和融合。
《一拳超人:最強之男》就是一個比較成功文化融合、表達的案例。大家都知道《一拳超人》IP的最核心設定是主角埼玉一出場即無敵,能夠一拳秒殺任何敵人,這對于注重成長過程的游戲改編來說其實是非常大的挑戰:既要還原一拳致勝的原作設定,又要滿足“好玩”的游戲性。在戰斗層面,我們創新設計了“一拳KO”的玩法機制:即玩家每場戰斗通過積攢能量,可以召喚一次埼玉老師,一拳秒殺包括BOSS在內的任何敵人。這個系統就在滿足原作設定的同時,大大增強了游戲初期策略深度,受到了原作粉絲們的認可。
發行推廣方面,我們同樣結合《一拳超人》IP文化特征采用針對性投放策略。如在6月初,《一拳超人:最強之男》在北京西二旗地鐵站投放線下廣告,在廣大程序員群體中玩起了“我變禿了,也變強了“的原著勵志梗,引發大批用戶認同和傳播;同月,《一拳超人:最強之男》又現身上海CP24同人漫展,依靠高重合度用戶試玩和高質量內容品質帶動游戲實現口碑傳播。從研發端到發行端貼合原作IP特點的系統化打法,幫助《一拳超人:最強之男》這款產品上線首日取得IOS免費榜第1,游戲類暢銷榜第4,也實現了IP影響力的“圈層擴散”,起到了促進文化交流的橋梁作用。
當前,我國游戲用戶已經從最初的1000萬左右增長到超過6億,占我國網民總數的75%以上,游戲儼然成為現代人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在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文化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推動自身乃至全社會對游戲行業的整體認知完善:它已不單單是一種娛樂手段,更是一項連接文化價值的基礎工具。早在1969年出版的《模擬與游戲》一書中,作者就提到游戲是學習和實驗的有效工具,在與各行業的跨界應用中,游戲成為人們接受知識和技能的新媒介。包括現在很多企業推動的游戲+教育、游戲+軍事、游戲+文物等嘗試其實都是非常好的游戲工具化思維的拓展。
我們希望游戲可以成為人們了解文化知識的觸點,成為賦能專業領域的工具,在這個過程中更需要我們游戲企業主動承擔起更多責任,敬畏歷史文化,尊重公序良俗,為游戲賦予正確的、嚴謹的、正能量的文化精神和價值觀,真正成為永不過時的,流動的世界新符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