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鋒智博程遠賓:用馬拉松心態做保險事業

2019-08-05 14:35:49

近年來,保險業快速穩健發展,被很多人看做是朝陽產業、風口行業。近日公布的上半年保險業經營情況顯示,1-6月人身險保費收入19644億元,同比增長約16%。數據便是很好的明證。在此背景下,保險代理人地位和收入不斷提升,吸引了若干行業的精英跨平臺而來。卓鋒智博家族的程遠賓,正是看好保險行業的前景,從互聯網公司的高管崗位跨越到了代理人陣營之中。

程遠賓一直在互聯網行業發展。進入保險行業之前,在出境旅游網站窮游網任職副總裁,負責產品相關工作,是互聯網行業的高管。然則近些年,融資回歸理性、利潤至上,互聯網企業的紅利期或者說風口期已然過去。行業的下行和職業的天花板,讓年屆四十的程遠賓感到了焦慮,謀求改變。他想要通過尋找機遇,建立真正屬于自己的事業,把握自己的命運。于是,經過深思熟慮,今年年初程遠賓正式決定加入中信保誠卓鋒智博家族。

程遠賓在加入保險代理人陣營之前,對于保險已經有一定的了解,甚至自己也喚醒了保險意識主動購買了重疾保險。在一次公司例行體檢中,程遠賓發現自己被提示有甲狀腺結節。雖然并不大,通常也無妨礙,但是作為一個家庭經濟支柱,為保險起見程遠賓還是去醫院深入檢查。在排隊檢查時,一個女孩告訴他,自己對甲狀腺結節沒在意,不料想后來卻發展成為惡性。這讓程遠賓悚然一驚,在春風得意的生活工作中,如果忽視健康,生活和家庭可能存在風險,觸發了自己的風險意識。這也為程遠賓日后加入保險業埋下了伏筆。

在加入卓鋒智博家族之前,程遠賓其實也做出了非常縝密繁復的思考。在行業選擇上,程遠賓會理性去衡量考察一個行業。如果是選對了一個處于風口的行業,會隨行業發展而借力,保險行業正是符合程遠賓心中的上升、風口行業。在平臺選擇上,目前國內數百家保險公司,很多人不知道哪家平臺更適合自己。也是通過深入的比較研究,對于友邦、大都會、中信保誠等保險公司系統對比后,程遠賓選擇了背景、股東、文化等更為適合自己的中信保誠。

除了行業和公司品牌外,程遠賓最為看重的是團隊選擇。與李超、王征、李毓等北京業內的保險精英一樣,程遠賓也是被中信保誠卓鋒智博團隊的文化和資深行政總監李衛紅的個人魅力所吸引。卓鋒智博團隊近年在迅速發展,迎來一個又一個高峰,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李衛紅本人在2019年1月1日晉升為資深行政總監,其團隊在2019年2月達成唯一連續53個月達成“中信保誠之星”星級組。但是在程遠賓看來,即便是取得如此輝煌成績,李衛紅仍然是一個高瞻遠矚,卻又勤奮務實的人,其身上散發的創業精神,影響著卓鋒智博家族的每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團隊領導、好的團隊支撐,單兵作戰要作出一番事業也并非易事。

程遠賓選擇這份事業的初心,也是懷抱著一份創業的激情和理想。卓鋒智博的家族傳承這一新生的機制強勢助力營銷團隊進一步深化自主經營,促進培育有自主經營意識與經營管理水平的未來保險企業家。程遠賓雖然在互聯網公司已經任職多年高管,但是仍然在職業發展選擇中,毅然加入卓鋒智博家族。程遠賓說,在互聯網行業任職,無論做到多高的位置,沒有完全的決策權力,有時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來發展業務;但是在保險這個平臺上,在卓鋒智博家族的平臺上,擁有更廣闊的空間,用自己的意愿來構建未來發展圖景,空間更大,吸引力更強。作為卓鋒智博旗下富有銳意開拓精神的卓鋒超凡團隊聯合創始人,這種燃燒著的創業精神,也被用在程遠賓的增員之道中,尋找志同道合之人,尋找有創業激情之人,尋找追求卓越之人。

轉換到保險這個平臺上,程遠賓開啟了忙碌充實的工作模式,每天不僅要參加培訓學習,還要與客戶交流,還要增員帶新人。“感覺每天的時間都不夠用”,程遠賓感慨。當然行業和職業的變化也會帶來很多挑戰,比如從管理者到銷售身份的轉化,還有如何面對拒絕。比如有一位從事證券業的朋友在購買保險時搖擺不定,特別想購買香港的重疾保險產品,程遠賓則認為“人在哪重疾保險就應該買在哪”,讓理賠服務更為及時有效,遺憾的是,最終沒有能夠幫助這位朋友改變決策。但是大部分客戶讓程遠賓感覺到了保險人的使命感,比如有一位鄰居,對于保險開始非常抵觸,認為理賠不確定、收益不高等等,最終通過程遠賓的多次溝通交流,這位鄰居摒棄了之前保險觀念,得到了合適的保險保障。

忙碌而充實,程遠賓的心態是平和的、淡然的。“談客戶、增業績不是著急的事”,程遠賓說,我將保險看做一份終身的事業,一城一池的短期得失并不太在意。做好保險事業,就像跑好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在開始階段要慢慢調整、均勻用力,否則在前期透支了體力和客戶,往往會行百里而半九十,難以走的更遠,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