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利潤增加34.9%,電商盈利前三,當當是如何實現的?

2019-08-16 19:36:50

成立20多年來,當當幾乎每次上熱搜,都是因為創始人李國慶的言論。而最近這一次,卻不是因為李國慶,而是當當的盈利水平。

近日,當當網副總裁陳立均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2018年當當利潤4.25億,同比增加34.9%,并且沒有任何負債,2019年預期將實現6億元的盈利。

將當當2018年的盈利數據放在整個電商行業來看,其盈利水平要好過很多知名的電商公司,僅次于阿里、蘇寧易購以及唯品會,考慮到蘇寧易購線上線下業務整合無法單獨計算線上業務,當當網盈利很可能是行業前三。

當當網副總裁陳立均

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盈利水平是投資人的重點觀察指標,近年來當當盈利高速增長,而且5年連續盈利,不禁讓人猜想,當當究竟做了什么?在采訪中,陳立均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1、 內部組織活水計劃

對任何企業來說,一只充滿活力的內部隊伍都是不可或缺的,當當也是如此。

陳立均在采訪時表示“現階段的當當比以前更有活力,公司內部正進行大規模的輪崗,業務和職能之間,技術和業務之間,倉店各店長之間交叉換崗,這樣做的好處是打通組織活力,培養一崗多能。”

陳立均談到,“我們是一邊跑、一邊學習,這是俞渝在業務的標準化、流程化和系統化上做得很好,激發了大家的激情。俞渝還提過全員長本事,我覺得挺好的。員工長本事可以為當當服務,也可以出去創業。”

2、 重新聚焦圖書業務

目前,讀者對好內容的需求在提高,并且閱讀的范圍在變廣。例如,隔八年出版的小說《人生海海》,在當當上市不到2個月銷售接近20萬冊;以浙江文藝出版社歷史題裁《埃及四千年》為例,上市一周,銷售超過5000冊,上市不到兩個月,銷量突破4萬冊,這在以往的歷史書銷售記錄中是不多見的。

陳立均認為“賣書被低估和輕視了”,目前,當當線上圖書占比超過40%,為了更好的服務讀書廣譜人群,當當重新聚焦圖書業務,打通紙書、電子書、線下書店、社區、小程序、公眾號、抖音等環節,構建全方位的體驗閱讀和顧客服務場景。

在當當看來,場景的搭建是為了解決用戶的痛點,比如用戶孩子不愛上幼兒園,在當當可以找到解決這方面問題的圖書,還可以找如何讓孩子愛上幼兒園的圖書。

3、 深度挖掘商業數據,支持商業決策

在如今的信息爆炸時代,大數據的挖掘是優秀的企業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當當近兩年加大了商業數據挖掘的力度,

當當近兩年加大了商業數據挖掘的力度。當當副總裁陳立均舉例,在大促期間當當促銷團隊如果發現單均客貢獻平均數和中位數存在偏離情況,當當智能數據模型,會為用戶進行分類,并建議匹配的促銷工具,僅該項智能數據分析模型的應用,便使用戶活躍度提升30%。

如通過數據模型得到,一段時間內顧客的平均數高于中位數,且加權特征表明,造成客均偏高的原因是小部分書商、黃牛。當當是不希望讓利給這部分人群的。于是系統在促銷工具上,會建議對低價暢品,按賬戶進行限購。并在風控上針對賬戶注冊的地域、IP、時間等進行監控,在大額禮券的領取上對風險賬戶進行限制,把優惠讓利給普通顧客。

4、 持續加大機器學習投入 提高顧客粘性

現在提到線上買書,當當網無疑是首選,除了其圖書最全以外,對圖書運營的精細度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其精細度遠在其他電商之上。比如,在莫言拿下諾貝爾獎后的幾個月,只有當當有莫言的書,日裔英國小說家石黑一雄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當當已經獨家售賣石黑一雄的作品很長時間。

陳立均表示,這都是基于算法的結果,是當當網在選品上通過算法和專業判斷的成功。未來,當當也將持續加大機器學習的投入力度,提升運營的精細度,進而提高顧客粘性。

5、 TMS、WMS硬核運作技術的升級

2017年當當全面升級為自主研發的WMS系統,實現倉店智能化,入庫商品自動匹配最優貨位,倉庫訂單效率因此提升30%,人力成本同比節約上千萬。

當當還上線自主研發TMS系統,從顧客下單、訂單生產、訂單送達、顧客簽收的時間節點進行全面監控,實現了精準送貨的需求。系統對接包含順豐在內的全國61家快遞公司,目前當當的訂單時長約25小時,已經趕超競爭對手。

陳立均舉例,天津發云南訂單,原先從成都中轉,時效較慢。升級TMS系統后,改為從天津航空直發云南,昆明市訂單實現次日達,大大提升昆明市客戶收貨時效及體驗并且降低了成本。

為了提升時效,讓顧客的簽收體驗更好,當當在29個重點城市,推廣并提升上午簽收比例,目前上午簽收率達到60%以上;另外,當當的物流在時效內準點率保持96%以上,晚點超3天以上訂單數為0,這得益于當當TMS的智能監控系統。

6、百貨聚焦平臺業務,扭虧為盈

陳立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表示,目前當當在對部分業務進行減負,已經放棄多數百貨品類的自營,只邀請服裝、百貨行業的知名大品牌直接入駐開立旗艦店。另外,森馬集團、GAP、周大福、MOCO、水星家紡等知名品牌都應邀入駐當當,在有些品牌上,當當已經成為線上銷售渠道前三名。

當當此舉大幅減少了倉儲物流成本,減輕了運營和客服負擔,品牌商銷售獲得了井噴式增長,顧客也能接收到更快更好的服務,據了解,當當的百貨整體目前是盈利狀態。

7、擁抱碎片化時代

在閱讀碎片化趨勢愈發明顯的今天,電子書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一個閱讀場景,數字閱讀從單本消費,轉變為閱讀時長消費。當當歷經6個月打造的數字悅讀會員體系,涵蓋超過50萬種電子書。新用戶首月只需1元。以當當自有的數據來看,數字悅讀會員用戶的人均閱讀時長是整體用戶的3.4倍,閱讀頻次是整體用戶的2倍。同時,當當上半年在電子書移動端的投放預算增加了60%。

當當購物小程序上半年獲得了“最佳電商獎”的殊榮。通過拼團、打卡、0元領、砍價等特色欄目和集書簽、作家評選、幸運豬、芝麻開發等裂變產品吸引顧客。以0元領書項目為例,上線一個月時間累計參與人數突破100萬人。

此外,當當還加強了與社交媒體的密切合作, 2019年上半年有5000個微信公眾號在文章中推薦當當。公眾號提供優質內容,當當提供優質產品及供應鏈服務。合力為上千萬顧客提供閱讀盛宴。據內部人士透露,一條訂閱號的文章,可以為當當帶來幾千萬碼洋銷售額,公號本身也因此獲得不菲的傭金分成。

8、挖掘放大讀者個性化需求

伴隨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個性化需求越來越豐富,對于閱讀來說同樣如此。而對于如何解決讀者個性化需求的問題,當當有著自己的考量。2018年當當啟動基于特定用戶群體的場景化促銷,放大讀者個性化需求。

以1024程序員節為例。2018年10月24日,當當在程序員節當日,打通了圖書、電子書、線下店、社區、小程序、公眾號、抖音等全場景,將出版社的編輯資源、作者資源、大V資源和各方垂直資源完美結合,從話題搭建、頁面設計、產品組合、備貨、營銷上環環相扣,使銷售同比增長了18倍。

當然,當當此舉帶來的不僅僅是圖書銷售的增長,更進一步加強了人們對于程序員的關注。另外,也有數據顯示,當當1024程序員節活動,直接促使2018年計算機品類書籍銷量增張了60%。

陳立均在采訪中表示,經濟下行時期,文化消費有“口紅效應”,用戶因為焦慮而需要讀更多的書,這反而是好事,當當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我們相信,在電商賽道上,當當已經逐漸駛向深水區,6億的目標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