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視頻為徹底解決停車難提供可能 值得大力推廣

2019-08-23 18:01:59

2017年10月,北京市政府確定以高位視頻技術作為智慧停車路側管理的主要技術模式。2018年5月《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正式實施后,為響應條例中“停車入位、停車付費、違停受罰”的基本要求,路側停車電子收費全覆蓋分三步走落地:2019年1月1日起,東城、西城、通州實施;2019年7月1日起,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實施;2019年12月1日起,其他區實施。

目前,北京主城六區及通州副中心先后建立路側停車電子收費系統,代表著電子收費覆蓋三步走的前兩個階段已順利完成。放眼全國,已經有多個城市應用高位視頻技術作為路側停車管理的解決方案,高位視頻成為路側停車的主流技術。

據了解,在高位視頻應用前,存在四代智能化停車管理技術。第一代是咪表,能管理1-2個泊位,需要人工巡檢;第二代是手持終端,即PDA,無法24小時不間斷值守,人員管理成本高,存在“跑冒滴漏”現象。第三代是地磁,地面破壞大,易受干擾,誤報率高,不能形成完整停車證據,容易產生收費糾紛,也不能實現無人值守;第四代是現在常見的視頻樁,視頻樁容易受環境影響,傳輸不穩定,誤報率較高,單桿管理車輛少,極易遭到人為破壞,運營維護成本高。

AIpark(愛泊車)首創的第五代“AIpark天眼”—高位視頻技術,從建設管理角度來說,高位視頻單設備可連續管理8-12個車位的距離,投入成本少,建設過程中合理利用市政、交通設施,對城市景觀影響降到最低,建設完成高度距離地面有4-6米,不易遭到人為破壞,維護成本極低。從識別率和智能化的角度來說,高位視頻采用當前全球最領先的圖像識別技術,突破了路側停車在極復雜場景下車牌識別的問題,有效避免感應不準確、無法識別收費、不能解決跨位停車、容易遭到人為破壞等弊端。

在惡劣天氣及極端天氣情況下,愛泊車高位視頻天眼系列圖像識別系統仍然準確的識別車輛及判斷進出場情況。即便冰雹大雨、霧霾大雪等惡劣天氣,系統都能準確的識別車輛及判斷進出場情況 。相對其他停管技術,高位視頻技術優勢明顯,不但技術手段先進,而且立桿少,對城市景觀破壞最小,因而得到了“北京標準”的認可。

使用高位視頻技術管理路側停車后,最大程度降低了人員成本,路側停車一律不再有人工現場收費,進而將停車繳費的人為干預因素降至最低,徹底杜絕黑收費、亂收費、議價等困擾車主及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的問題。“停車入位、停車付費、違停受罰”的理念正逐漸成為社會共識。電子收費不僅實現了停車觀念和收費模式的轉變,還實現了“經營性收費”向“政府非稅收入”的轉變。今后,路側停車收費將全部納入政府財政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并定期向社會公開。

高位視頻的“實力”不僅體現在路側停車管理方面,還是城市級智慧停車解決方案AIpark city的核心技術支撐。“AIpark天眼”對停車場、車位、車輛相關信息進行實時智能監測采集,實現電子收費,并將所有數據匯聚到市級平臺。這一至關重要的環節,為后續停車資源和數據的整合創造了先決條件?;谶@些數據,系統能夠從管理者視角,智能地展示和分析整個城市停車熱點區域、車位周轉率、潮汐停車指數、實時停車狀態、停車收費數據等。交管部門通過這個平臺,實現了對整個城市靜態交通系統的可視化管理。此外,平臺還面向市民,提供便捷易用的移動互聯網產品:車主用戶只要下載一個手機APP,就可享受到實時查找就近停車位、隨時繳納停車費、預定車位等便利,實現“一個平臺,暢停全城”。

高位視頻技術應用于城市路側停車治理改革的成功實踐,為全國城市建設智慧停車工程提供了一個極具借鑒價值的樣本。如今,除了北京以外,AIpark city還在上海、廣州、深圳、福州、鄭州、成都、石家莊、邯鄲、張家口等十余個城市商用落地,有效解決了城市“停車難、停車亂、治理難”等問題,大幅提高了停車資源利用率。

此外,應該看到,停車問題從來不是一個部門一段時間就能夠有效解決的。協調多個部門建立城市級智慧停車管理模式;引進高科技技術手段,形成整套智慧停車管理方案,前瞻性解決停車難問題;多渠道、多方式持續性宣傳、加強投訴與意見處理,并形成閉環管理,提高市民滿意度,才能最終實現“讓城市生活更美好”,讓城市的停車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