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首席運營官任宇昕
9月16日,騰訊和故宮博物院共同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三年雙方將聚焦科技應用與學術創新,通過“數字化+云化+AI化”,在文物數字化采集與文化研究等領域深入助力“數字故宮”建設。
再次來到故宮,騰訊首席運營官任宇昕分享道:“回想起三年前,騰訊與故宮博物院啟動戰略合作,我們最大的感受是‘敬畏’。故宮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在國人心中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騰訊該如何為故宮文化的傳承貢獻力量?帶著敬畏之心和深入思考,我們展開了探索。”
騰訊是一家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科技和文化公司,與故宮合作,是在共同開辟一片“新天地”。“我們以新科技和新文創為工具,以文化創新和傳承為目標,邀請年輕人一起成為開拓者。三年過去,新天地越走越開闊。今天,身處特殊的歷史節點,雙方開啟了新一輪戰略合作。從天時來看,即將迎來國慶70周年,明年也將迎來紫禁城600周年;在地利上,故宮大修接近完成,城墻古建將煥然一新,光彩重生;再看人和,故宮正在走進現代生活,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故宮博物院與騰訊公司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左三)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左四)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都海江,
(右四)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右三)騰訊首席運營官任宇昕
天時地利人和,為合作創造了良好條件,更提醒我們肩負著重要使命。前不久,科技部、文化部等六部委聯合發文,鼓勵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雙方此次再度牽手,正是志同道合、走在前沿、走向深入的探索。
任宇昕全面分享了未來,騰訊與故宮博物院攜手將共同做好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助力故宮深度數字化,樹立智慧文博的“全球標桿”
三年來,我們鼓勵年輕人用創新創意,去演繹故宮的優秀傳統文化,他們制作表情包、游戲、條漫等數字化作品,讓億萬用戶感受到不一樣的故宮,更加親近和熱愛故宮文化。
接下來,數字化將由表及里,從內容傳播推進到文物的保護與研究層面。故宮是珍藏歷代文物的寶庫,我們將對文物進行數字化采集,不僅讓文物“數字化永生”,還能促進文物的展覽創新。比如,通過全息投影、虛擬現實技術,數字化的文物栩栩如生,游客可以和它們“親密接觸”,感受創新的游覽體驗。現在,每年參觀故宮的游客超過千萬,通過全新的數字化展覽,我們期待,未來每年會有億級、十億級的觀眾感受故宮的魅力。
文博機構的數字化,是全世界都在研究的前沿課題。我們希望共同探索出文物數字化采集、保護、展覽的最佳方案,引導形成行業標準,為全球文博行業的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我們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善用新科技,打造故宮文化研究的“創新引擎”
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新科技,讓各行各業都在發生巨變。我們相信,新科技與傳統文化深度融合,也一定能實現文化研究的新突破。
在文物數字化之后,基于故宮專家的學術研究,云計算可以把相關數據整合起來,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打造出一個文化大數據引擎,相當于為研究者配備一臺“放大鏡”,可以從海量數據當中,根據年代、地理、人物等多重維度篩選信息,形成知識圖譜,從而挖掘文化研究的新坐標、新角度和新線索。
未來,騰訊人工智能團隊的技術精英,將和故宮專家一起,展開前沿技術在文化研究領域的應用探索,致力于讓每一件文物,每一處文化景觀,都因新技術的融入,綻放更璀璨的光彩。
要做的第三件事,是發展新文創生態,播灑故宮文化的“文明之光”
故宮是中華文明的代表,穿越時空,經久不衰。文明的內核雖然不變,傳承形式卻要與時俱進。近年來,騰訊開創了“新文創”模式,希望推動產業價值與文化價值的良性互動,創造出具備世界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
在實踐中,故宮傳統文化與新文創業態結合,產生了很多優秀作品。比如《古畫會唱歌》數字音樂專輯,是年輕人結合傳世名畫跨界創作的智慧結晶;根據故宮國寶南遷歷史,90后創作團隊創作了漫畫《故宮回聲》,在騰訊動漫上迅速成為熱門。這些作品既有“老靈魂”,又有“新面貌”,深深地吸引著當下的人們。
未來,我們將與故宮深入合作,打造更多優秀作品。由故宮監制、騰訊影業出品的電視劇《故宮如夢》正在籌備,將與中國廣電合作,探索以“5G + 4K超高清 + 互動多結局”的創新形式,講述年輕工匠營建紫禁城的故事,讓人們不僅了解故宮歷史,更能得到精神激勵。
我們相信,科技與文化將不斷融合,推動新文創生態茁壯成長。騰訊的多個內容平臺,從新聞、影視、游戲、動漫、文學,到長短視頻、信息流,都成為新文創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致力于持續創造和傳播好內容,不僅要得到用戶喜歡,更要有文化擔當。我們將發展新文創生態,推動故宮文化傳承,讓文明之光照亮現代人的生活,豐富人們的心靈世界。
明年,紫禁城就要滿600歲了。一代又一代人,守護故宮、研究故宮、弘揚故宮文化。如今,接力棒傳到我們這代人手上。騰訊將盡心盡力投入到這項偉大事業當中,讓故宮文化始終生機勃勃,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