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真偽·識風險:民生加銀基金教您遠離“偽私募”,守住“錢袋子”

2019-09-19 09:12:37

基金業協會發布的今年7月私募的備案登記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私募基金總規模達到13.42萬億,登記的管理人為2.43萬家,備案的基金有7.87萬只,百億私募數量達到262家。那么,投資者該如何去辨明私募真偽呢?民生加銀基金提醒您,私募投資要做好功課,講學習,重識辨,審慎評估風險,理性投資私募。下面小編就帶您了解下“偽私募”有哪些特點?

1.公開募集。通過公眾傳播媒體或者講座、報告會、分析會和布告、傳單、短信、微信、博客、電子郵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宣傳推介。沒有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

2.保本保息。虛構或夸大投資項目,以投資標的大股東個人擔保、投資標的關聯機構擔保等方式,承諾給予投資者保本、承諾給予投資者固定收益、承諾定期付息等。

3.名基實貸。沒有主動的風險管理,約定由基金管理人關聯方、投資標的大股東或關聯方溢價回購,從而達到變相從事放貸業務的目的。

4.未到協會備案。以私募基金名義宣傳、募集,但并未到基金業協會辦理產品備案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