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豬真正想要的,就是利用阿里巴巴賦能與流量碰撞產生的核聚變,在跨境新零售場景中,制造一個讓自己飛起來的新風口。畢竟,風口上,豬的確可以飛。
01
并非每一次飛豬對外合作,都能請來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兼飛豬總裁趙穎站臺。
9月11日,阿里巴巴20周年慶典后首日,一場小型媒體發布會在阿里巴巴西溪園區訪客中心舉辦,出席雙方都是“一號位”出席。一邊是趙穎,另一邊則是日本大型綜合商場BicCamera社長宮嶋。
在發布會上,雙方共同宣布,BicCamera免稅旗艦店正式入駐飛豬出境購物新零售平臺飛豬購。前者在日本的線下實體店,將接入飛豬購線上平臺,未來中國游客只需要線上下單,就能實現出境到店線下取貨。
“本次合作是BicCamera首次在中國電商平臺開啟商品銷售,完成商品數字化的升級”。趙穎在現場意味深長的說道,飛豬將攜商家創新旅行跨境新零售。
這也是飛豬購蟄伏半年之后的首個大動作。
飛豬購成立于今年3月,旨在解決游客出境購物存在“看不懂、買不到、排隊長、拎不動”等痛點。除本次入駐的BicCamera外,中免集團、箱包品牌Furla、美妝連鎖卓悅、綜合購物連鎖日本Laox、服飾品牌三陽商會均已進駐飛豬購。目前飛豬購已覆蓋7個境內外城市、20多個提貨門店。
以與BicCamera全線合作為標志,意味著這一業務實現了從0到1的基礎積累。
事實上,飛豬購更像是一個探索性的試驗,飛豬真正想要的,就是利用阿里巴巴賦能與流量碰撞產生的核聚變,在跨境新零售場景中,制造一個讓自己飛起來的新風口。
畢竟,只有在風口上,豬真的可以飛。
02
飛豬購最早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18年。
飛豬購總經理朱昊文,彼時還在天貓快消與新零售部門,經常接觸天貓內部孵化新項目的他,偶然接觸到一個“TF項目”。
“就是‘天貓+飛豬項目’”,朱昊文回憶,這個項目之所以被孵化,是因為阿里巴巴謀求在跨境新零售細分市場獲得突破。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出境游人次已經達1.5億人次,2017年,中國出境游人群的消費總額為2580億美元,居全球第一。這是一塊所有人都垂涎的肥肉,但是卻鮮有企業能夠做深做透。
2018年12月,在經過一年多的討論、推演之后,“TF項目”正式立項,朱昊文也在此時主動向趙穎請纓。在他的判斷里,一個項目是否有成功潛質,要看其C端價值、B端價值和平臺價值。
飛豬購擁有精準出境旅行人群、天貓電商基因以及支付寶交易鏈條,三根支柱架構起完整商業模式。這事,值得一干。
有個小插曲,作為新項目,“TF項目”到底應該掛在天貓、飛豬和支付寶哪個平臺之下,一度引發內部爭議。
“我們認真討論了很長時間。”朱昊文向勁旅君解釋,天貓跨境電商業務發達,但與出境購物強烈的本地場景屬性形成明顯差異;支付寶核心能力在支付而非平臺。
而飛豬擁有精準消費人群和場景,同時又可以讓天貓基因和支付寶能力產生核聚變。因此,這一新項目最終歸到飛豬旗下,命名為飛豬購。
阿里巴巴高層對這一新業務寄予厚望,給予大力支持。
流量方面,飛豬購一出生就拿到了飛豬App上的一級流量入口,支付寶也開了一個接口,獲得精準導流;商家方面,飛豬購首個合作對象就是國內最大的免稅集團——中免集團,后者杭州機場免稅店是飛豬購首個上線的線下門店;團隊方面,飛豬購從天貓、支付寶、飛豬等各個部門調配了足夠人手,兩個月內實現業務上線。
于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飛豬購,今年3月上線了。
03
飛豬購的商業邏輯是什么?
行業主流打法是,作為平臺,核心解決消費者與商家信息不對稱問題。一方面,平臺負責將商家的商品信息、價格等翻譯并在線上實時更新展示;另一方面,平臺還通過與商家合作,以聯合發放優惠券等方式,給予消費者購物折扣。
典型代表是攜程2014年就上線的全球購。該業務特色是發放很多境外免稅店優惠券,再由境外商家通過機上配送、酒店配送、到店自取等方式,讓消費者獲得出境購物更高折扣。
這一打法缺陷在于,商家、產品豐富度低,消費者不能夠像在國內電商平臺購物一樣,實現所有商品實時預覽并下單支付,目前只有部分航司和機場免稅店在與平臺合作中,能夠小范圍實現。
飛豬購的優勢在于:
其一,實現線下商家所有商品在線化預覽并下單支付,境外場景自提或送貨。消費者在飛豬購的所有體驗都和日常逛天貓、淘寶完全一樣。得益于天貓電商體系全線賦能,飛豬購在技術研發和系統架構上還能夠做到和海外商家無縫對接。
以BicCamera為例,消費者在飛豬購旗艦店上預覽并下單支付后,可以在日本三家指定的店面去提取購買的貨物。BicCamera特地在上述三家門店張貼了大幅飛豬購的廣告,引導中國消費者前往。據了解,合作順暢后,此舉也將繼續擴展到日本11家門店。
其二,能夠擴充足夠多的境外購物場景。免稅店是出境購物主戰場,飛豬購已經接入國內龍頭中免集、日本Laox、中國香港卓悅等巨頭。
支付寶在海外的普及程度已經相當之高,理論上,只要接入支付寶的境外購物場所,也將成為飛豬購的潛在上線商家。早在2015年,支付寶就接入了BicCamera在日本的200多家門店,為此次接入飛豬購埋下伏筆。
如此一來,飛豬購能夠按照國內電商的成熟打法,打通消費者境外購物的閉環,更重要的是提供和國內電商一致的服務,這是中國消費者最看重的。
飛豬購自今年3月上線以來,單一商家月訪問用戶增幅超45%,老用戶復購率超30%。
04
坦率來說,飛豬購的進展非但不快,反而有些慢。
今年3月之后,飛豬購進入長達半年緘默期,無論在商家數量、產品豐富度、還是交易額度增長幅度上,并不驚艷。
朱昊文承認這一事實。他表示新業務出現總是有太多需要調整和磨合的環節。
早在今年2月內測之時,被內測用戶各種吐槽。另一方面,線下店面給用戶提貨的工作人員也是對這個新工作表現出不熟練。
因此朱昊文這半年做得最多的就是幫助線下商家線上開店輔導。和BiCamera的合作中,飛豬購和對方進行反復溝通,日方團隊來中國就有3-4次,最長一次培訓花費整整三天。“不同于中國商家對電商高適應度,海外商家電商運營能力和國內有很大差距,且對合作極為謹慎,更加嚴謹,耗費時間成本更高。但是,幫助這些優質的商家培養出在電子商務運營的能力,讓消費者能便宜且便捷的買到海外的優質商品,我們的努力是有意義的。“朱昊文如是說。
朱昊文關注的另一個重點就是用戶體驗。飛豬購前期的每一筆訂單工作人員都會進行用戶回訪,了解消費者為什么來這里購買、體驗感好不好、建議和意見有哪些。有些商家一開始產品上線速度很慢,直到它們發現消費者需求旺盛,咨詢不斷時,才慢慢重視用戶體驗。
“飛豬購用戶首次購買背后的原因中,45%是朋友推薦,這讓運營只有半年的我們很興奮。”朱昊文表示,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商品豐富度,很多消費者提意見說感覺商品太少,不經逛。BicCamera日常線下有數萬個SKU,前期飛豬購會根據線下最暢銷產品、中國游客購買最多產品、阿里巴巴大數據分析等綜合維度,幫助BicCamera精選200-300個SKU,逐步豐富。
飛豬購會對商家有上線SKU 的數量要求,并且會提供類似一鍵發布工具等,幫助商家盡快提升商品豐富度。
“飛豬購制定了年內10億流水的目標,希望能夠超額實現。”朱昊文透露。
05
從菲住布渴、飛豬超級品牌日,到飛豬購,不難發現,飛豬一直在創造一個讓自己飛起來的新風口。
這個風口必須具備幾個條件:阿里巴巴生態鏈能力的全線賦能;充沛而穩定的線上流量;精準且有爆發力的消費場景。
至少在最擅長的電商板塊,阿里巴巴可以透過境外購物這個熱門消費場景,以天貓、支付寶等優勢能力加持,以飛豬精準出游人群流量導入,制造一個可以實現幾何級數增長的風口。
一旦風口形成,飛豬購的意義不止于此,還將反補阿里巴巴主業,五大戰略“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全球游”均將受益。
“期待今后BicCamera和阿里巴巴集團更多業務板塊一起,共同給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體驗與服務”。趙穎的這一表態中,“更多業務板塊”的潛臺詞也說明一切。
不過,飛豬購是否能夠實現阿里巴巴高層的愿望還有待進一步觀察,攜程全球購成立近5年還在積極探索,行業亦沒有充足經驗和案例借鑒,勁旅君將持續追蹤。(來源:勁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