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云服務"Leaders"之位:平安科技助力金融業數字化轉型

2019-09-19 14:11:42

今天,云計算作為基礎設施,就像水、電、氣對于人們的生活一樣,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目前金融業上云趨勢呈現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共同發展的趨勢。傳統的大中型銀行類金融機構仍然以私有云為主,與互聯網相關的邊緣性業務選擇公有云。個別創新型的互聯網銀行則采用全部上云架構,率先體驗到云平臺為銀行業務所帶來的便捷性和創新性。傳統的小型銀行在積極探索業務上云路線,由于業務體量、規模和資源的限制,而無法自建私有云,則考慮銀行同業的科技輸出平臺,或符合監管嚴格要求的行業云。

針對金融行業的市場需求,IDC推出《中國金融行業云及服務 2018 年廠商評估報告》。該報告經過評估認為,華為云、阿里云、平安云、騰訊云位于 IDC MarketScape 中國金融行業云及服務 2018 年的"Leaders"位置,這是平安云首次以領導者地位進入中國金融行業云及服務廠商陣營。

平安云賦能平安銀行零售轉型

在金融保險領域,保監會對金融機構的數據中心、系統運維、數據高可用及災備等要求極高,必須要符合金融行業監管要求。平安云為平安銀行提供了云硬盤、彈性文件、對象存儲、負載均衡、云數據庫以及云監控等能力;為平安銀行打造一個高可用、數據安全可用的云基礎設施。

2018年初平安銀行私有云自上線以來,短短7個多月的時間里,已交付14000多個虛擬機,1300T分布式存儲。承載了面向零售業務、對性能有高并發要求的業務系統,包括信用卡核心密碼服務平臺、消息推送數據處理平臺、生活繳費服務系統等重要業務。

平安銀行CIO張斌談到“云計算在平安銀行零售轉型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平安云科技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平安銀行對各個新技術領域應用的深度和廣度均處于業內先進水平。”

同時平安云也服務于廣大的中小銀行,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金融壹賬通基于平安云構建先進的金融大數據、金融區塊鏈、金融云和智能金融等新技術,為包括 500 多家中小銀行在內的近 3000 家中小金融機構提供了金融科技服務支持。

金融行業上云大有可為

我們看到,金融行業對于云計算的需求是巨大的,同時金融機構對于云服務商的選擇也是謹慎的。

金融機構選擇云服務商,首先要考慮安全與合規性,審核云服務商在安全與合規方面的資質與資格。其次要看云服務商的技術創新能力,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的信息安全創新。第三,生態能力,從生態的角度,云服務商應該具備連通行業上下游、服務上下游、數據上下游的能力,幫助金融機構拓展產品與服務,提升智能化,打造金融數字化生態。最后還有要擔當,金融行業上云的高要求讓金融機構在選擇云計算服務商的時候需要考慮到降低安全風險和實現價值最大化的模式。

不難預料,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在系統遷移上云的項目上會選擇與云服務商共擔風險、共擔責任、合作共贏,那些真正有技術實力、服務能力還有擔當的云服務商將會凸顯出來。對于華為云、阿里云、平安云等在內的進入IDC MarketScape 中國金融行業云及服務 2018 年"Leaders"位置的云服務商們,它們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生態建設以及有擔當的魄力,無疑將有更多機會為中國金融產業加速上云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