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新詞,叫“剛需副業”。網上有直白的解釋:說搞副業是“30歲后成年人該有的自覺”。
網友直言:“作為馬上要步入而立之年的第一代90后,工作之外我已經開始抱著保溫杯養生,看到同齡人如此上進,這讓我心慌。”
這類人群也就有了新標簽——“兩棲青年”或者是“斜杠青年”,所謂兩棲青年,是指年輕群體中有主業(工作)的兼職者和有主業的創業者。
央視曾報道過這一專題:
他們有自己的主業,同時又兼著其他副業,有多重身份和多種職業,主業可能是一份工作、一個小生意,副業可能是一份兼職,或正在進行創業。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國內兩棲青年已超過8000萬人,同比增長9.7%,以80后至95前人群為主。其中,24~28歲年齡段人群占比達到一半。
擁有大專、本科、碩士及以上學歷的高學歷人群占據兩棲青年的主流。其中65.4%的被調查者計劃將副業發展為主業。
隨著兩棲青年的勢力越來越大,這種就業觀勢必影響到更多人。工作自由、時間自由、兼顧興趣愛好和生活,已經成為90后就業群體追求的目標,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不再明顯。
日前,在“世界看我,一切由你”喜兔戰略發布會上,喜兔宣布,將通過S2B2C的新型商業模式擊破電商平臺下沉困局,推動社交新零售產業升級,打造全球領先的創業服務平臺。
而這一社交新零售平臺,可以說為上述人群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剛需副業平臺。
喜兔創始人兼CEO老光(田宇川)表示:“喜兔此次的戰略升級,是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希望能夠解決社會問題,為更多人創造一個可以長期為之奮斗的事業。“
“我們接下來要做的,是要將社交渠道不斷拓寬,開發新的社交群體,將社交+電商優勢發揮到極致。”老光說,“在下沉市場,每個實體店主就是一個KOL,他影響著他的顧客,大家愿意聽取他的建議,他們之間往往有著超出生意本身的聯結。而如果這些店主能發揮社交電商的作用,讓大家一起分銷,也就是讓線下的顧客和平臺上的其他會員一起來幫店主賣貨,就可以實現店面輻射半徑無限大。”
聚焦這一點,喜兔采用自營+品牌直供的模式,與源頭品牌、源頭工廠直接合作,精選一手好貨,對供應商嚴格把控,將好的商品通過社群口碑傳播直接送達創業者和消費者。喜兔致力于在未來一年內打造出50個億級單品,500個千萬級單品,成為品牌進入中國4-6線下沉市場的必經之路。
什么是好的商品?對于這個問題,老光的內心非常篤定。這一條看似簡單的標準是喜兔團隊通過深度的市場調研和精密的大數據分析得來的。他們圍繞用戶生活,為每個產品量身打造全新的賣點,精選好的原產地和原材料,打造令人向往的好商品,提供滿足用戶“顏值、性能、價格”三維需求的最優解。
當然,為了讓這波創業者更好實現夢想,“喜兔”會通過S2B2C模式與個性化商業培訓體系,全面賦能店主個體,為其提供商品、物流、IT、培訓、售后等全方位開店指導方案。在品牌商和個人經銷商間建立直達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