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和進化是痛苦的,但是每個人、每個組織都逃不掉。
——GQ出版人Paco唐杰
這句話是2017年8月1日,唐杰入職的第一天發給 GQ 全體同事一封郵件中寫道的,當時的GQ已經到了危機之秋,而這句話的意義也非比尋常。
很多人都知道,GQ背后的康泰納仕集團是全球最知名的出版集團。2017年6月,廖梅淳(Sophia Liao)執掌了康泰納仕中國業務,隨后這個公司經歷了最大的人員動蕩。關于Sophia的信息,網上的資料并不多,因此也被譽為名利場最有權勢且充滿神秘色彩的女性。但是從其作為嘉賓出席活動時的演講中不難發現,對媒體數字化轉型和互聯網新生事物極大的熱忱,也正是想要將GQ轉型的想法,才有了后來GQ出版人唐杰的大放異彩。
對于2017年的GQ來說是動蕩的一年,其銷售團隊面臨的問題已經不只是換leader的問題,而是整個團隊怎么辦。剛回大陸的Sophia也沒什么其他人可以求助,因此她選擇主動去認識這個行業大家都說有意思的人,去找他們討教一番,也希望自己能發現更多認識的人才。所以就這樣發現了唐杰兩人一拍即合,雖然中途還發生了一些其他事情,但從結果來說一切合作就是開始了
因為唐杰的加入,GQ發生了巨大的改變,GQ團隊走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唐杰對優質內容的審美理解與掌握,對媒體的全新商業模式的深刻洞察,對 GQ 這個品牌如何在充滿機會的中國市場里獲得新生,以及以內容為核心的 GQ IP業務矩陣的布局,完全符合廖梅淳心中的GQ出版人。
2018年是GQ爆發的元年,其布局的 GQ 新媒體開始進入爆發期,《那一夜》系列成為了2018年的爆款文章。GQ 實驗室通過不斷的進化成為最受矚目的公眾號之一,在2018年,領跑了整個市場,也打破了整個KOL公眾號的天花板。
從危機到轉機,編輯部和實驗室團隊都很穩定地留下來了。隨后,GQ進行了組織架構上的變革,編輯部、實驗室、運營體系相對獨立,又強調協同合作,這種突破體制的架構在其他媒體集團很難存在。
2018年底的康泰納仕中國年會上,能夠看到2018年其集團公司整體各項財務數據趨勢,不僅大幅上升還直逼歷史最高峰。其中,GQ 數字媒體的收入從2017年占比20%增長到2018年占比57%最為驚人。
打消外界懷疑最有效的辦法是業績收入,回顧過去的一年,「GQ 實驗室」在廝殺激烈的微信流量生態中脫穎而出,GQ在中國全年的營收也達到創刊以來的最高點,與競品刊物相比,康泰納仕在新媒體數字領域的探索也顯得更加積極,同時兼備靈活。
勇于嘗試,大膽冒險,總有一天會做出成績,正如GQ做的那樣,轉型升級主動改變,而不變的就是對優質內容的追求。就像Sophia說的:“都這么努力去做的,老天會獎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