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要以開發公共收益資源為突破口振興小區經濟

2019-10-19 09:35:08

01 振興小區經濟是街道實現

住宅小區治理現代化的主抓手

住宅小區是人們棲息生存最重要的物質實體,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區域、城市治理的基本單元,事關民生。住宅小區治理現代化是社會現代化、國家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治理現代化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礎,不斷提升住宅小區治理現代化有助于多元化解物業糾紛、緩和物業矛盾、提升小區品質、激發小區活力,既是治理小區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小區“善治”的目標追求。

小區經濟是小區治理現代化的基礎驅動,也是重構住宅小區治理邏輯、改善住宅小區治理困境的新思路。街道應以小區經濟發展和振興為重點突破口和抓手,規范、調整小區經濟秩序,以經濟改革促進治理結構調整,在不斷的利益博弈過程中改善、提升小區治理環境,最終實現住宅小區治理現代化。

02 街道要重視

小區經濟不“經濟”的現象

當前,小區經濟開發效率和質量不高,管理角色和邊界不清,導致未能充分挖掘、開發小區經濟價值,小區經濟事實上并不“經濟”,具體表現如下: 其一,開發效率低下。公共收益等有形資源的開發不夠充分,無形資源被忽視或被低估。 其二,開發質量參差不齊。重短期利益缺乏長遠打算,著重發展局部經濟忽視小區整體經濟,為小區經濟高質量發展轉型埋下隱患。 其三,管理者角色缺失。開發商和物業公司成為推動小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而業主作為小區經濟中最重要的主體,并沒有充分發揮他們作為經營者、消費者的角色。 與此同時,管理邊界不清,企業、政府、業主三者之間職責混亂、權限不明,業主無法落實生產經營自主權,供產銷、人財物無法實現統一,使得小區經濟發展缺乏生機。 小區經濟之所以不“經濟”,本質是錯誤的開發方式導致資源浪費。以公共收益為例,業主作為公共收益的所有者,邊緣化現象嚴重,資源被物業公司侵占,導致浪費和流失。不僅如此,一些小區還存在物業公司收集業主信息資源再進行售賣等侵害業主隱私的行為,諸如此類的錯誤開發方式不在少數,長此以往,對小區經濟的發展有害無益。對于小區經濟發展中這些不“經濟”的現象,街道應引起重視。

03 開發公共收益資源

是振興小區經濟的突破口

實現住宅小區治理現代化的核心是優化小區現代化經濟體系,優化小區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關鍵在于振興小區經濟,而振興小區經濟需要聚力公共收益資源的開發。街道應加強引領作用,依托不斷健全的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公共收益開發、維修資金使用、物業服務合同管理、業主消費、業主創業創收服務平臺搭建、經濟利益分配、規范商務行為、審計等相關制度,培育市場思維,增強市場活力,規范市場行為,強化規則意識,建立健全小區公共資源開發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