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9點,梅城,連心嶺茶廠,一位白發的老人信步而來,另一位老人大步迎出,兩雙大手緊握在一起。
來者,伍湘安也,安化茶協第一任會長,安化黑茶文化執旗者,《安化黑茶》和《安化黑茶探秘》的作者,為茶廠四十周年慶典而來,我們都尊稱他為“伍老”。
迎者,吳高良也,安化連心嶺茶業董事長,安化黑茶十大制茶大師,湖南省制茶工程師,專注安化黑茶逾四十載。
兩位老人神采奕奕、相談甚歡,是多年的老朋友,他們都親歷和見證了安化黑茶的發展。
在這次四十周年慶典中,連心嶺茶廠在資深茶人伍湘安、縣人大原副主任蔣躍登的見證下,按照梅山文化傳統舉行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儀式——傳承交接儀式,連心嶺茶業總經理吳俊向其父吳高良行叩拜大禮,完成了兩代茶人的傳承交接。
圖說:連心嶺茶業總經理吳俊在伍湘安、蔣躍登的見證下向董事長吳高良奉茶
在活動期間,就安化黑茶企業發展、做茶精神及安化黑茶的特點及未來,吳高良和伍湘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一、關于安化黑茶企業發展。
吳高良說,1979年,連心嶺茶廠(原國營安化梅城茶廠)在梅城正式成立,成立之初,生產的黑茶主供邊疆地區,彼時的黑茶就是民族團結之茶、友誼之茶、心連心之茶,連心嶺品牌因此而來。1979年到2019年,40年間非常不容易,連心嶺經歷過困難、失敗、挫折和迷茫,但都堅韌的活了下來。這40年,從連心嶺身上可以看到行業發展的影子。
伍湘安說,黑茶企業要走連心嶺的路子,連心嶺40年走的這個路子是自力更生、艱苦樸素的路子,這40年經歷著風風雨雨,不怕困難,著眼長遠做好安化黑茶,我們做企業的都要像連心嶺這么發展,跟著這樣的路子,安化會興旺發達,益陽乃至國家都會興旺發達。
圖說:安化茶協第一任會長伍湘安在連心嶺茶業建廠四十周年慶典上講話
二、做茶精神
吳高良說,他高中畢業后1973年開始做黑毛茶,40多年來,連心嶺走了很長的路,但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黑茶。連心嶺茶廠依然采用傳統的師徒傳承的方式在做茶,只有用心血、用時間磨礪出的茶才能成為好茶。
伍湘安說,做人要像吳高良這樣為人,吳高良做事精益求精,做生意重品質講誠信。安化黑茶曾經在84年以后走入低谷,可吳高良堅信:堅持就有未來,堅持就有結果,不怕困難,努力到西藏艱苦之地開拓市場。吳高良73年開始做茶、79年創業成立連心嶺茶廠,40年,正如他的廠訓所言,要好好地做人,好好地做茶。他的兒子吳俊也是79年出生,可以說是隨著連心嶺一起成長,吳高良的精神、理念、技術等都傳給了兒子及他的徒弟們,并將繼續一代代地傳承下去。他以祖訓、廠訓的傳承儀式將連心嶺傳與兒子,為我們各個企業做出了很好的帶頭作用,把安化黑茶傳承延續一千年。同時強調:要有吳高良這樣的精神,這就是我們安化黑茶的希望。
三、安化黑茶的特點及未來
吳高良說,安化的環境、冰磧巖、山水賦予了安化黑茶特有的內質,而三磚三尖一花卷又賦予了安化黑茶不同的口感。安化黑茶的健康是基礎,但“好喝”則更為重要,這畢竟是入口的東西;另外,真正好的安化黑茶,特別是金花茯茶,茶香一定要大于菌香,要回歸到茶的本味特點。
伍湘安說,安化黑茶有很多的獨特之處。第一,安化黑茶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獨特、歷史悠久,安化黑茶是罕見的;第二,安化黑茶有獨特的工藝,渥堆(發酵)、微生物參與,各品類制作工藝的獨特性和各有不同的品質風味特征。第三,安化黑茶能改變社會的生態,能夠改變社會的環境。茶文化的發達,漸漸會替代各種社會的浮躁,所以安化黑茶對社會環境、人的精神面貌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兩位黑茶大師的對話,讓我們又深刻的認識了安化黑茶的發展歷程與前進方向,而連心嶺也將秉承廠訓,好好做人,好好做茶。同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在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黑茶的路上奮斗、前行......
圖說:伍湘安、吳高良在連心嶺茶業四十周年慶典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