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通過“互聯網+”打通食品安全科普宣傳最后一公里

2019-11-21 10:58:51

為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預防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昭通市政府食安辦積極創新食品安全宣傳方式,運用“互聯網+食品安全”模式將食品安全科普知識推送至村社群眾,打通食品安全科普宣傳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來,在昭通市政府食安辦的統一組織下,昭通市、縣兩級政府食安辦建立了市級、縣級食品安全科普宣傳微信群,其中市級微信群1個,縣級群11個,成員覆蓋了市、11縣(市、區)、146個鄉(鎮、街道辦)部分(每個單位1名)食品監管干部職工和1271個村(社區)食品協管員或村干部。截止目前,12個群共有群成員1900余人。

村委會組織村干部和村級食品安全信息員部署食品安全科普宣傳工作

宣傳工作實現市、縣(市、區)、鄉(鎮、接到辦)、村(社區)四級聯動。市政府食安辦、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明確專人負責食品安全科普信息發布工作,各部門結合職能職責每月定期通過市級微信群發布1期(每月共4期)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市政府食安辦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期發布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和法律法規知識。主要宣傳有毒野生菌中毒防控、農村自辦宴席食品安全、食物中毒防控、集體聚餐注意事項、健康飲食、食品安全維權、食品品質識別、食品安全預警公告等與食品安全有關的科普知識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知識。市政府食安辦發文要求市級微信群發布食品安全信息后,縣級微信群必須在6小時內轉發,村干部接收信息后必須在6小時內轉發至村民小組組長,村民小組組長在接收信息后務必在24小時內通過微信、村務公開欄信息專版、村民座談會、宣傳單等方式向村民傳達,確保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和相關信息第一時間傳達至縣、鄉、村、社以及全市(居)民。

村民小組向村民宣傳食品安全知識

為規范市、縣(市、區)微信群管理,市政府食安辦制定了群成員入群要求、群成員“十不準”紀律要求、信息發布機制、約談提醒、通報等群管理制度,明確了網信部門、市場監管、公安部門在微信群管理中輿情處置、違法廣告、違法傳播等方面的處置職責,確保了食品安全科普知識群健康運行。市政府食安辦工作人員分別加入11各縣級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微信群,及時掌握11個縣級群的信息傳播動態,提醒和督促科普信息按時轉發,確保縣級食品安全科普知識群順利運行。截止目前,群管理員采取不同方式提醒50余次,市政府食安辦對群運行情況進行了3次通報,促進了12個微信群良好運轉,為食品安全科普宣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自7月份以來,市級微信群已發送食品安全科普知識30余期,據不完全統計縣(市、區)群成員轉發(發布)食品安全科普知識500余期次,鄉(鎮、街道辦)及村(社區)群成員轉發食品安全科普知識40000余期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