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區清風護航項目建設 家風涵養廉潔力量

2022-04-30 08:54:34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邵凌豐 通訊員 袁一仁 陳才佳)在東部體育會展新城片區里,正如火如荼建設的新會展中心項目部有多株各方共同種下的廉潔樹,樹上還掛著廉潔標語;而在“千年古鎮”馬巷,五美家風教育館正迎來一批又一批參觀的干部群眾……

這里是翔安,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也迎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翔安區紀委監委結合翔安區當前發展特點,“既保又促”推動廉潔文化建設實起來強起來:一方面讓廉潔文化與項目同行,服務保障重大片區開發建設,另一方面充分深挖本地廉潔文化資源,做深廉潔文化教育。

翔安廉潔文化建設不斷推向縱深,以優良黨風政風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的良好氛圍,為建設“五個翔安”提供了堅強保障。

重大片區開發建設

廉潔高效安全

廉潔共建+靶向監督,督促重點項目于“清風”中推進、在“陽光”下落成

就在本月22日,廈門新體育中心工程(施工)Ⅱ標段項目“超英廉潔示范點”正式啟動,這是繼廈門新會展-展覽中心Ⅰ標段項目和廈門新會展中心-會議中心項目后,翔安區紀委監委與市區兩級指揮部、項目部、建設方、監理方等單位,在東部體育會展新城片區內共建的第三個廉潔示范點,實現了新城片區項目全覆蓋。

據了解,翔安區紀委監委在年初便將建立廉潔文化共創機制納入《關于常態化開展重大片區開發建設監督的實施方案》,旨在充分發揮區紀委監委的廉政教育宣傳臺作用,鞏固與中建四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共建“超英廉潔文化示范點”成果,積極在各重大片區深化拓展廉政教育,采取巡回送課、參觀見學、交流座談等方式,推動廉潔課堂進項目、廉潔元素上工地,營造風清氣正的開發建設環境,推動共建廉潔工程、優質工程。

翔安區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圍繞重大片區開發建設開展監督,是區紀委監委今年政治監督的重中之重,共建“廉潔示范點”是其中的創新之舉。翔安區紀委監委通過這樣的形式,以“廉潔共建+靶向監督”的方式,深入開展政企聯動,有力打通了省市重點項目落地見效的“最后一公里”,督促重點項目于“清風”中推進,在“陽光”下落成。

每一片在項目部種下的“廉潔樹林”,正是廉潔文化植入項目建設的開始,它們將在未來的日子里,與翔安的廉潔文化一起,在項目中茁壯成長。

廉潔文化學教育

入眼入腦入心

打造“家門口”的廉潔文化宣傳教育載體和臺,潤物無聲成風化俗

“敦親睦鄰,謙恭孝敬。篤學可風,詩禮傳家。居家勤儉,銖積寸累。從善不輟,扶危濟困……”在大嶝街道姑婆祖孝廉廣場,解說員鄭阿萍正為前來參觀學的黨員群眾講解鄭氏姑婆祖家訓。這里以鄭氏姑婆祖孝廉文化為主線,將具有閩南特色的紅磚厝建筑群作為背景,設置了景觀雕塑、文化長廊、人物故事典故區等區域,形式新穎,寓教于樂。

坐落于馬巷街道的五美家風教育館2017年6月開館,是廈門首個社區家風教育館,其中的“翔安之風”展示翔安本土的鄉賢名人家規和宗氏族親家風,“典范之家”展示翔安好人和最美家庭的感人事跡,深入挖掘從古至今刻進翔安歷史中的廉潔基因,為參觀者提供了系統的學范本。此外,五美家風教育館還打造了VR線上智能展廳,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所放置二維碼端口,掃碼即可體驗在手機觀看家風館的內容,并能通過“朋友圈”直接分享。

翔安區紀委監委負責人說,家風是社會風氣的縮影,以好家風促進好作風,以好作風涵養黨風政風,最終以良好的黨風政風帶動民風社風。在翔安區紀委監委的統一領導下,全區各鎮街“一盤棋”行動,除了家風館與孝廉廣場,還打造了新圩鎮廉鏡園、內厝鎮蓮塘村的孝廉路、金海街道澳頭社區的懷遠公園等“家門口”的廉潔文化宣傳教育的載體和臺,打通廉潔文化建設的“最后十米”,潤物無聲、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營造基層良好政治生態。

頗具翔安本土特色的家風教育載體,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單位團體前來參觀學——它們既是黨員和領導干部清正廉潔的教育臺和廣大居民群眾家風建設的學園地,更成了翔安區特色家風文化的展示窗口。

據了解,該區除了利用本土廉潔資源開展正面引導外,還注重將正面教育與反面警示相結合,接下來將結合重大片區開發建設監督、黨員干部日常監管教育管理等,編印警示教育讀本、上好黨風廉政教育課、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

“廉潔教育重在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必須以正面典型為標桿,以反面案例為鏡鑒,自覺涵養廉潔文化,修好對黨忠誠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嚴于律己的品德,做到廉潔修身、廉潔從政、廉潔用權。”翔安區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